第一节 确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建设思想
一、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要转到立足于遏制或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来
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反映国防活动的规律,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具有时代的特点。能否根据战略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关系到国防建设的方向和成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根据美苏争霸的战略格局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核心确定了“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的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决策,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要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转到和平时期建设上来。江泽民同志主持军委工作后,根据冷战结束、东欧巨变等国际局势和海湾战争的情况,提出了要立足于打赢现代战争条件下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反侵略的局部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爆发以后,江泽民同志又明确指出未来人类的战争将主要是信息化战争。胡锦涛同志担任军委主席后指出:要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转到立足于遏制或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来,并确定了我国于20世纪中叶实现军队信息化、并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的国防建设发展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主要着眼于应付信息化战争,而不是机械化战争或其他形态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形态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有明显的区别;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我国对进行信息化战争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据此,只有将国防建设的着眼点放到应付信息化战争上来,不失时机的作好信息化战争的准备,才能在敌人将侵略战争强加给我们的时候,奋起反击,抵御侵略,战胜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这是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围绕信息化战争进行国防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社会,把信息资源作为首要的战略资源,完善信息化战争体系,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二)着眼于应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而不是迫在眉睫的世界大战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我国安全的主要威胁是局部战争。因此,应做好应付局部战争的准备。而且,也只有将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准备早打、大打转到准备打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上来,才可能抓住历史机遇,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国防力量。
(三)既着眼于打赢战争,又着眼于遏制战争
国防建设的目的是国家的安全,这既可以通过打赢反侵略战争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遏制战争的爆发来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得和平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而且,只要战略得当,信息化战争的准备充分,遏制战争、争得和平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既要着眼于打赢信息化战争,又要着眼于遏制战争的爆发。
二、国防教育要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
国防教育是统一全民的国防建设思想、国防观念和增强公民国防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使国防教育适应信息化战争条件。可通过对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了解信息化战争的特征、特点,把握其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进行人民战争的新方法。从而使全国人民明确我国国防建设的方向,正确理解国防政策和战略,增强国防意识,激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息化社会的积极性,自觉地投入到信息化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之中。
三、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
统一全民的国防建设思想,进行深入的国防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增强全国人民的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战胜侵略者的信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一个缺乏打赢反侵略战争信心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中华民族具有战胜一切敌人、保卫美好家园、顽强生存和积极发展的光荣传统。同样,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如果有人胆敢以信息化的局部战争侵犯我国,我国人民一定会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地奋起反抗,战胜敌人。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政治开明、社会稳定、国防巩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正确的安全政策有利于形成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我国将能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协调发展。人民军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新军事革命不断推进,已经为进行信息化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史经验和战争规律都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一两件新式武器,而是取决于人民,是由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自然及主观指导等所有战争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决定的。可以预见,我国的反侵略的正义的人民战争必定胜利。
第二节 构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战争体系
一、建设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
建设一支强大的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任务。20世纪上半叶起美、英、法、德就开始了数字化军队的建设。海湾战争后美军实行了全面的军队转型计划,海空军的数字化水平发展迅速,陆军逐步建成数字化旅和数字化师。C4ISR系统和军用信息高速公路不断推进。西方发达国家积极组建信息化军队,为其在近年进行的几场信息化战争提供了条件。同样,我国要实现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也必须建设强大的信息化军队。
我国军队目前还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状态,这与信息化战争条件是不相符的。但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军队已经走过的道路发展,即先实现机械化再实现信息化,那就会总跟不上别人的步伐,始终落后。因此,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以信息化牵引机械化,信息化和机械化一同实现。信息化军队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还包括信息化条件下的编制体制、作战指挥、政治工作、教育训练、后勤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军事理论和作战方法。
二、 建造完备的社会信息化基础
打赢信息化战争不仅依靠军队的信息化,还需整个信息化社会的支撑。没有信息化社会的环境,也就不会发生信息化战争。美国的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WWMCCS),其信息处理系统便是与互联网融为一体的。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不是线式的,它没有明显的前方和后方,而是在广大空间和多个领域内进行。战争的对抗会表现为以军队为中心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所有领域里的信息对抗,信息资源的争夺具有全民性质。而军队之间的信息对抗也受制于社会信息化水平。因此,必须积极推进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建设包括发展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络,建造信息基础设施,打造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形成信息文化,制定信息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如超带宽的防攻击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太空为主的地下、海洋、空中的全频普通信网络,庞大的信息库,高性能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和软件,以及相配套的信息人才、信息法规和信息科技工业的发展。
三、 建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国防动员体制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防动员必须首先着眼于信息资源的转型,使其由和平时期状态迅速有效地转为战争状态,激活信息化战争体系,促使信息力量迅速汇集。
当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后,应在第一时间将民用的战略信息资源,如信息、通信网络、数据库、重要信息设施纳入战争体系,由军事部门实行集中统一地指挥和使用。全国各个行业,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能源基地、科研基地中的信息网络和设施,都必须立即进入战争状态,确保信息畅通、保密,抵御敌人的信息攻击。美国在近几次战争动员时曾有过相关的表现,如将部分民用卫星等信息技术设施纳入军事侦察、通信体系等。为此,在和平时期就应建立相应的体制,制定有关法规,进行必要的演练。国家战略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储备应纳入国家的整体发展规划,各个重要部门的信息设施和管理都应能适应信息战的需要,平战结合,完善战略信息资源的战争动员机制。
在武装力量动员时,应优先招回信息技术人员,检验和抢修信息技术装备,针对部队在信息战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应急训练和演习,研究敌人信息战的新动向,确保部队信息作战的能力。应迅速汇集地方的信息技术人员,扩编预备役信息技术部队和组建新的信息技术部队,为新编部队配备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具备指挥信息化战争能力的指挥人员。新编部队应进行必要的信息战演练。民兵组织应把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分队的组织和训练上,重点协助主力部队的信息技术保障和对敌开展信息袭扰战、信息游击战等。为此,武装力量要在和平时期就作好必要的准备。主力部队、预备役和民兵都要有迅速激活信息能力和扩充信息化部队的预案,建立信息技术人员数据库,确定信息力量紧急集结方案,并组织演习。
在国民经济动员时,应确保使那些与信息力量密切相关的资源、企业、科研机构和设施迅速转入战争状态,立即开展为军事活动服务的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重点保护与信息力量密切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为此,应在制定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时统筹考虑,兼顾和平时期建设的需要和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军民平战结合。以确保在信息化战争来临时,能得到国家经济力量的有效支撑。同时,还要制定动员预案和必要的演练,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四、 发展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事理论体系
国防建设不仅要着眼于发展进行信息化战争必需的硬力量,还必须发展软力量,即构建和发展反映信息化战争规律及战争指导规律的军事理论体系。信息化战争只能在信息化战争理论的指导下才会出现。军事理论对战争资源的整合、流动、趋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牵引战争体系中硬力量的发展方向。我军是在长期的热兵器战争和机械化战争的实践中走过来的,对信息化战争规律的研究才起步。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信息化战争理论的研究。要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解放思想,加强学习,密切跟踪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变化,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创新军事理论。应重点研究信息化战争的本质特征、发展趋势、作战手段和武器装备,研究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国防动员、国防法规和战略信息资源等课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驾驭信息化战争。一种新的重要的技术运用于战争,会引起军事行为和军事理论的变革,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以新的理念指导、引导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战争。美国曾有人提出过“一次性战法”的理论,即研究出一种新的作战方法只使用一次,这种提法虽有待斟酌,但其中反映出的“不停顿革新”的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
|